7月11日,六百二十年前的今天,郑和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起锚,开启了七下西洋的和平壮举。郑和下西洋率领的船队有200多艘,人数超过27000人,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远航船队。从此,云帆悬天际,乘风十万里,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、南亚、西亚、东非等地丰富多彩的文明交流与对话,在世界航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,都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。
2005年,中国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和中国的世界海事日。这不仅是对郑和“和平航海”精神的致敬,更传递着中国人“向海而兴、协和万邦”的永恒追求。
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的当天,南京广播电视集团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•福建新闻广播、上海第一财经广播以及江苏太仓、福建长乐、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六方联动,开启《沧海云帆丝路新》——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。穿越620年时空,看见被时光洗礼的航海坐标,看郑和精神在新时代的航线上,随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航船,续写开放包容、美美与共的新篇。
展开剩余89%当天的直播中连线多路记者,在江苏太仓港目睹长江干线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的繁忙盛景,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现古人造船的智慧,在福建长乐的圣寿宝塔看见被时光洗礼的航海坐标,在印尼三宝垄聆听郑和故事在异域的回响……
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记者韩欣 采访
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陆伟
太仓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陆禹在太仓港直播
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记者李钰 采访
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专家李庆副教授
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记者赵迪
在南京市的浡泥国王墓讲述中文两国友好故事
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建有八座郑和庙,既是当地华人的信仰,也见证着印尼与中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历史。印尼三宝垄华侨王泽通过视频表达了对中印尼两国友好往来、共同发展的美好祝愿。三宝垄郑和庙的香火不断,象征着人们对和平、发展与繁荣的永恒祈愿,而今天,这份祈愿正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务实合作,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位于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的郑和庙
福建新闻广播记者高蓉采访林占熺教授
福建农林大学的“国际菌草苑”集中展示了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应用的20多个菌草品种。目前这项中国原创的农业技术,已经推广到了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,尤其受到非洲国家的青睐。几十年来,菌草援外的脚步跨越山海,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。它带去的不仅是一项绿色技术,更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友谊和共筑未来的希望。
……
此次《沧海云帆丝路新》特别节目,通过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牛咔视频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博TV、福建新闻广播I看直播及视频号和广播端、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视频号、江苏太仓发布视频号、“太融e”App、福建长乐融媒视频号、壹福清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、互动,全网影响力超千万。
南京广电集团参与直播的两个点位非常有意义。 其一,位于鼓楼区漓江路的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。它就坐落在明代郑和宝船厂遗址之上,是国内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代造船遗址。现场还存有三条明代船坞原址,以及一条按比例缩小的宝船模型。 其二,是位于雨花台区乌龟山南麓的浡泥国王墓。1408年,28岁的浡泥国王亲自率领150余名王室成员造访中国。因忽染重疾,病逝在南京。临终前,他留下感人至深的遗愿:“体魄托葬中华”。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,郑和下西洋的和平精神与浡泥国王墓的友谊丰碑,它提醒我们:和平、尊重、共赢,永远是文明交往的真谛。不同文明完全可以相互尊重、和谐共生。
两个地点连线的最终顺利呈现,背后是团队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与现场协作的默契配合。为了让观众精准触摸这段跨越六百年的航海记忆,两个连线小组都曾先后多次奔赴实地,寻找最佳拍摄角度,寻求地面机位与航拍机位的完美配合。
1
拥抱新技术,将AI生成视频融入直播
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的直播过程中,我们用AI生成视频还原了600多年前宝船厂开工建造时的热闹场景;
2
仔细推敲史实,
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让直播不留遗憾
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甚至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,直播每个环节的文稿都要经历 “显微镜式”的 推敲。比如在浡泥国王墓连线的初稿中有 “浡泥国王感染风寒去世” 的表述,但因史料记载为 “忽染重疾” 且未明确病因,最终严格替换为原文;对于国王是否随郑和船队来华这一存疑细节,团队果断摒弃推测性表述,坚守 “无实证不落笔” 的原则,让历史叙事始终锚定史料根基。
3
提前反复谋划,
让直播精确配合、完美呈现
直播现场的配合堪称一场 “多维考验”。墓区墓碑前的悠长台阶,成为对团队综合能力的特殊试炼:主持人需在讲解中精准把控语速与步频,既要保证历史脉络清晰流畅,又要兼顾下台阶时的身体平衡,脑力与平衡力的双重消耗可想而知;摄像师肩扛设备沿阶而下时,视线需在取景器与脚下路况间快速切换,仅凭经验与手感稳住镜头,确保画面平稳不晃的同时,还要时刻警惕脚下湿滑;而编导则身处 “信息枢纽”,一边紧盯直播信号传输状态,一边倾听主持人表述是否精准,还要眼观六路提示摄像师脚下路况,三人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协作,最终实现镜头、解说与走位的无缝衔接。
4
充分做好预案,
突遇恶劣天气也能轻松应对
7月的江南阴晴多变,常常是刚刚还晴空万里,顷刻间就大雨倾盆。更绝的是,夏季的南京,经常上演“东边日出西边雨”的特殊景象。此次直播很“幸运”,位于南京的两个直播点全赶上了。
9点30直播正式开始,此时南京风和日丽,可就在10点左右福建主演播室连线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的过程中,公园上空突然乌云密布,还没等直播团队反应过来,一阵急风骤雨已至。
因为预案充分,除无人机迅速返航外,录像机、切换台、直播设备都正常工作,直播正常进行,主持人只用几句话便轻松切换到暴雨中直播模式。
谁能想到,几分钟后,这个点位的直播刚刚结束,再次艳阳高照。
而在这期间,远在15公里外的浡泥国王墓直播点甚至连一滴雨珠都没落下。
这场短短数分钟的连线,是六百年航海精神的当代回响,更是团队用专业与专注写下的注脚——从史料考据的严谨到现场协作的默契,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对历史的敬畏,对直播品质的坚守。
来源 :NBS十八生活
发布于:江苏省大丰收配资,龙辉配资,股票配资平台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